6月22日上午9点,台州银行宁波奉化支行上演了一场紧张的反诈阻击战。该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和专业的反诈技能,成功劝阻一起"杀猪盘"诈骗,为客户罗女士挽回1.5万元经济损失。这起案例再次敲响警钟:网络情缘需谨慎,涉及钱财要三思。
当日,客户罗女士手持存折和存单走进奉化支行大厅,神情焦虑地咨询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业务。运营经理鲍维琼注意到,客户名下多笔定期存款均未到期,提前支取将造成较大利息损失。当她建议客户到期再取时,罗女士却频频低头查看手机,手指在抖音聊天框快速回复语音,脸上不时露出犹豫神色。 “您这钱转给谁?对方是熟人吗?”鲍维琼的例行询问,罗女士表情尴尬。经再三追问,客户才透露收款方是抖音认识一年的“朋友”,对方称因房租到期急需1.5万元周转,承诺7月归还。“我们从未见过面,但每天都聊天,他说的情况我都清楚。”罗女士的描述让鲍维琼立刻警觉——这正是典型的"杀猪盘"诈骗特征。

“女士,您想想,视频里的人可能是AI换脸,他说的困难也许都是编的!”鲍维琼一边展示近期反诈案例,一边耐心解释:“钱转过去他可能就消失了,或者用另外的理由问你借钱。”然而陷入情感信任的罗女士仍固执己见,甚至当场给对方发语音:"银行不让我转钱。" 见状,大堂经理迅速上报运营主管。主管赶来后,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联系当地反诈中心核查收款账户。反诈中心反馈结果显示:该账户自2024年8月起就频繁接收不明借款,存在重大异常。“您看,这个账户已经被标记了,这绝对是诈骗!”最终在支行工作人员的轮番劝阻下,用真实案例逐一拆解诈骗分子“建立信任-编造困难-诱导转账”的套路。经过近1小时的轮番劝阻,罗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陷阱,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要不是你们,我的1.5万就没了!谢谢你们。”据悉,该笔资金为客户原计划用于家庭应急。 “杀猪盘”诈骗通常以情感为诱饵,诈骗周期长达数周至数月。台州银行奉化支行运营主管方小苇表示,将持续强化员工“一查二看三问”的柜面反诈机制:查账户交易记录、看客户神情状态、问资金用途去向。同时,该行正推进智能风控系统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交易,为客户资金安全再加一把“智能锁”。此次成功拦截案例,不仅展现了台州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金融机构在全民反诈行动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手段与反诈知识的深度融合,更多“杀猪盘”陷阱将无所遁形,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通讯员 任烨 徐睿
声明:在宁波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