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丹娜丝”逼近! 中医教您巧避“风、寒、湿、热”,固护正气保安康
新闻综合广播      2025-07-08 15:09 1569

一觉醒来,今年第 4 号台风“丹娜丝”开始急转弯,直奔闽南沿海,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间登陆。其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及后续的持续强降水,将与三伏天的暑热、湿浊之气交织,影响宁波市民的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此乃“风、寒、湿、热诸邪杂至”之时,极易出现以下情况:

阻滞气机: 导致人体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胸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烦躁不安。

困遏脾阳: 脾主运化水湿,湿邪困脾则运化无力,加重倦怠乏力、头身困重、大便粘腻。

耗气伤津: 暑热耗气,风雨寒邪亦伤阳气,加之汗出不畅,津液代谢失调,易感口干、神疲、虚火上炎。

引动伏邪: 原有慢性病(如关节痛、咳喘、胃肠病、心脑血管病)易在此环境下复发或加重。

为帮助市民朋友在“丹娜丝”影响期间科学养生、预防疾病,宁波市中医院中医经典治未病科邓艳华医生给大家带来这份台风天中医防护指南。

 一、“丹娜丝”风雨急,严防“外邪”首当先

防风避雨是根本:

尽量减少台风登陆前后及强降水时段外出,尤其避免在广告牌 、

大树、危墙下逗留。必须外出时,除雨具外,穿着高帮、防水性能佳的鞋子(如雨靴),避免赤脚或穿凉鞋涉水。随身携带干毛巾或速干布,及时擦干淋湿的头发、脖颈、手臂 ,防止“虚邪贼风”乘虚而入。

涉水归家“护足”要诀:

立即处理: 进屋第一件事脱掉湿鞋湿袜!湿寒之气最易从足部“涌泉穴”等侵入经络。

温阳除湿: 用温热清水(可加少量花椒或艾叶煮沸后放温) 彻底冲洗浸泡双脚小腿 10-15 分钟。花椒、艾叶温经散寒除湿力更强于食盐。

重点擦干: 尤其趾缝间务必用干净毛巾彻底擦干,保持绝对干燥。

驱寒暖足: 擦干后可搓热双手按摩足底“涌泉穴” 至发热,或穿干爽厚袜保暖。避免立刻吹空调冷风直吹脚部。

特殊人群: 糖尿病、下肢循环障碍者涉水后需加倍警惕,密切观察有无皮肤破损、红肿热痛,必要时及时就医。

湿邪困阻,呼吸系统最“敏感”

台风“丹娜丝”带来的持续的高湿度、低温环境,对人体多个系统构成挑战,其中呼吸系统尤为敏感:

湿邪困肺: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台风天湿邪弥漫,困遏脾阳,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成痰。痰湿上犯于肺,阻塞气道,则咳嗽、痰多(常为白粘痰)、喘息加重。湿性粘滞,使症状缠绵难解。

寒邪袭肺: 风雨带来的寒邪可直接侵袭肺卫(肺和体表),引动宿疾,导致怕冷、鼻塞、流清涕、咳嗽加剧。

  

 中医防护与调护策略:

首要原则:避风寒,慎起居

台风影响期间务必减少外出,尤其避免在强风、冷雨中暴露。室内保持温暖、干燥、通风(可在雨歇时短时开窗),避免直接吹冷风。

颈背保暖是关键! 穿有领衣物或佩戴围巾,保护大椎穴(颈后隆起最高点下凹陷处),防止风寒从“风门”、“肺俞”等穴位入侵。

饮食: 严格忌食生冷、甜腻、油炸及易生痰湿的食物(如冰饮、肥肉、奶油、糯米、过甜水果)。宜食萝卜(熟)、陈皮、薏米、杏仁、茯苓、山药等健脾化痰、利湿之品。若喘息、气促明显加重或药物控制不佳,务必及时就医!

湿热交蒸,“脾胃”防线要筑牢

台风伴随的高温、高湿、强降水,是细菌、霉菌、寄生虫的“狂欢节”。污水倒灌、垃圾漂流、水源污染风险剧增,“湿热疫毒”之邪极易通过饮食侵犯人体脾胃、肠道,导致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甚至霍乱、痢疾等严重肠道传染病。

中医“防病入口”精要:

水源安全是底线:只喝彻底煮沸的开水或可靠的瓶装水。怀疑水源污染时,即使刷牙漱口也应用开水。

食材处理“三彻底”:

1.清洗彻底:果蔬用流动清水多次冲洗,叶菜注意根部泥沙。有条件可用淡盐水或食用小苏打水短时浸泡后冲洗。

2.烹饪彻底:所有食物必须煮熟煮透,尤其是肉、蛋、水产。坚决不食生腌、刺身、半熟蛋、凉拌菜(除非确保食材绝对新鲜且自制)。

3.加热彻底:剩饭剩菜食前必须回锅充分加热。感官异常(味、色、形)者果断丢弃。

4.慎食高风险食物:

被雨水、洪水浸泡过的任何食物,无论包装是否完好。  路边摊、卫生条件不明的食物。死亡原因不明或感官异常的水产品、禽畜肉。

 

善用本草,“内调”助抗邪

针对“丹娜丝”带来的风、寒、湿、热夹杂特点,中医调理以“疏风散寒、清热祛湿、健脾和胃” 为原则,日常饮食可加入白扁豆、赤小豆、陈皮(少量) 煮粥或煲汤,加强健脾祛湿之力。

推荐茶饮方:紫苏生姜饮

配方: 新鲜紫苏叶 5-8 片(或干品 3-5 克),生姜 3-5 片(带皮),红糖适量(可选)。   做法: 生姜、紫苏叶稍拍破,沸水冲泡或略煮 3-5 分钟,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生姜温中散寒止呕。两者合用,散寒力更强,兼能化湿和中,特别适合淋雨受寒、或进食生冷海鲜后预防不适。比单纯姜茶更全面。

注意: 风热感冒(咽痛、黄涕、发热重)或阴虚火旺者不宜。

健脾祛湿食疗方:

配方: 山药(鲜品 50 克或干品 15 克)、莲子(带心)15 克、薏苡仁(炒制更佳)20 克、茯苓 10 克。

做法: 所有材料洗净,可搭配少量猪肚/排骨(需焯水)或素食,加水煲汤 1-1.5 小时,加盐调味。或直接煮粥。

功效: 山药、莲子健脾固肾;薏苡仁、茯苓利水渗湿。此方平和,健脾祛湿力强于薏米芡实组合,是台风天固护脾胃的佳品。


声明:在宁波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相关新闻

你上班,我带娃!宁波地铁的职工子女暑托班又开课了!

交通广播 9天前 8857

2025年7月8日【宁波新闻早知道】

新闻综合广播 10天前 21265

宁波中城小学上演“国手进校园” 女子围棋世界冠军於之莹点亮围棋少年梦

新闻综合广播 10天前 11873

在宁波

为宁波人定制的APP

打开APP